您的位置: 首页 >学院要闻>学院要闻>详细内容

【新闻走基层(16)】校团委:强化社团管理,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14-03-18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群众,是新闻宣传工作者最好的老师。走进课堂寝室,感知校情班情,观察改革发展,体味师生冷暖,回应群众关切,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清新鲜活的语言,推出一大批“接地气”、“有人气”的新闻报道俨然成为了校园每名新闻宣传工作者的责任。

     一棵树,根扎得深,才会枝繁叶茂,充满活力。经研究决定,学校在校园网、校报、校园广播等校园媒体推出《新闻走基层》系列栏目,对焦一线师生、报道他们在幕后做出的不为人知的艰辛和努力。

 今天的《新闻走基层・教育教学改革》走进校团委,了解我校的社团文化建设。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群体不再仅仅注重理论、死读书,而是希望能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学习提高。社团文化作为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培养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校共有学生社团25个,社员共计2100多人,社团分为六大类,包括行政助管类、文化娱乐类、学术科技类、社会实践类、志愿服务类、体育竞技类等六大类。我校社团队伍在不断壮大,新鲜血液的融入使得社团文化水平大幅提升,各社团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扩大社团影响力。

2014年,校团委认真分析我校社团现状、特点,积极探索社团发展规律,研究探讨切实可行的创新方式方法,以满足学生心理、文化、生活、社会需要,促进校园文化活动健康发展。

创新社团管理,规范社团活动

本学期开始,校团委对社团活动做宏观规划,取消以往的各类计划、策划、总结、会议等材料上报的形式汇报社团工作,转换成每月底开展本月工作述职竞争演讲,以活动图片展播、微电影播放,负责人从旁阐述的形式汇报本月社团工作,团委进行评比打分,连续三个月评分不及格的社团将面临解散的危险。同时,大力鼓励与支持新兴社团的成立,给予新兴社团良好发展环境,带动老协会、老品牌,从而形成“鲶鱼效应”更好地推动社团发展、促进学生第二课堂的影响力。除正常开展常规活动以外,取消社团每月开展一次大型活动的硬性考核要求,转换成一个学期开展好一次有意义、有影响的活动即可,要求各社团做好精心细致的准备,干一件、成一件、好一件,力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针对于社团指导老师缺乏问题,校团委决定以社团为主、“点将”为辅的形式聘任协会指导老师,形成社团选老师、老师任社团的趋势,巩固和努力推进社团活动发展,告别社团无指导老师的现象。《社团管理制度》、《社团指导老师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

校团委还要求各社团要有开拓创新精神,找方子、出点子,寻求适合自己的好路子,创出精品活动、精品刊物、精品人才。 

开展特色活动,推进文化育人

目前,校团委正在开展校园“舞所不在”课余限额歌舞训练营活动,策划训练营培训成果文艺汇演,注重自我表现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有计划、有秩序、有成效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据介绍,训练营活动旨在拓宽同学们的知识面,丰富课外生活,培养广泛的爱好与志趣,锻炼组织活动的能力,为同学们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真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都成为校园文化的传播者、受益者。

组织创新研讨,提升活动水平

 日前,校团委组织召开了校园文艺活动创新研讨会,充分听取各学院、学生社团的想法,有的放矢地做好指导工作。

“既要求他们在发展校园文化,进入社团活动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又要求他们在开展活动中防止庸俗无聊,克服消极情绪和悲观心理,引导他们把浅层次的文化活动发展到深层次的净化精神境界上来。”校团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校团委相关负责人看来,在学校的高度重视、积极扶持、正确引导下,经过强化管理后的学生社团,一定能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支强力军,在大学生教育培养工作中发挥出更大更好的作用。

 (作者:校团委欧阳剑  编辑:赖艳艳   审核:沈林)

 

 

 

分享到:
【打印正文】
点击展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