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走基层(18)】校园美容师,呵护学校的每一寸肌肤
【编者按】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群众,是新闻宣传工作者最好的老师。走进课堂寝室,感知校情班情,观察改革发展,体味师生冷暖,回应群众关切,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清新鲜活的语言,推出一大批“接地气”、“有人气”的新闻报道俨然成为了校园每名新闻宣传工作者的责任。
一棵树,根扎得深,才会枝繁叶茂,充满活力。经研究决定,学校在校园网、校报、校园广播等校园媒体推出《新闻走基层》系列栏目,对焦一线师生、报道他们在幕后做出的不为人知的艰辛和努力。
今天的《新闻走基层》带领大家走进学校绿化队,了解绿化队工作的点滴。
从大门到塑胶球场,从机电楼到二食堂,当你漫步在校园的道路上,徜徉在绿色的海洋中时,你是否注意到,在广场旁,在主楼前,有这样一群人在绿地中、在道路旁不停的忙碌着。当清晨,同学们打开窗户,呼吸到第一口新鲜的空气、看到满眼绿色时,你是否会想到,为了这一片绿色,他们付出了多少辛勤汗水。
他们就是学校绿化队人员――校园的美容师,校园的每一片绿色,都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呵护。
寒冬酷暑 也要全副武装
早上8点,是学校绿化队出发的时间。负责学校绿化队工作任务安排的是学校后勤处的陈油生老师。从事绿化工作6年以来,陈油生将绿化队伍管理得井井有条。出勤前,队员根据工作任务准备好工具,其中必不可少的是一副劳保手套。这副手套跟一般的手套不太一样,手背部分是纯棉的,手心的部分则是厚厚的胶皮,让人觉得握拳有些吃力。天热的时候,戴上棉手套,不一会儿手里都是汗。陈油生解释说:“作业时,因为很多植物都是带刺儿的,再加上绿地里难免有个玻璃碴儿什么的,没有手套,双手很容易受伤,热是热点儿,安全第一。”
喷药浇水 都是技术活儿
“绿化养护就跟医生看病是一样的道理,只是我们的对象是植物”,这是绿化队里的老技工兼班长林师傅常说的一句再朴实不过的话。植物的生长跟季节变化是息息相关的。在春季,万物复苏,所有的植物都吐着新叶,虫害和病害也到了高发季。每次在施药前,林师傅都得先到现场左看看、右摸摸,给得病植物来一次会诊,在与后勤处绿化办公室共同确诊后,再回到花圃,准备喷药器具,按照一定的比例调配好药水,对症施治。
在炎热的夏季,同学们也许能看到绿化师傅正在给草坪、花坛洒水,清澈的自来水从水管口喷出,在空中划出壹个漂亮的扇形,大家可别小看了这一微小的动作,要把水分均匀的喷洒到绿地中,可是有些门道的,在浇水时大拇指是堵在侧面,像一道小闸门,这样才能轻松地控制水管出水量和水柱喷洒出来的形状。因为绿地内植物很多,每种植物的需水量都不尽相同,给植物喝多少水,就全靠大拇指来控制,一天下来,手酸脚麻都是常有的事。
修枝剪叶 需要熟能生巧
负责修剪的是绿化队的刘显彬师傅。在刘师傅的手里,绿篱机就像一把大剪刀,隆隆巨响过后,一排排红叶石楠很快就修剪得十分平整。刘师傅说,他刚开始修剪的时候,技术还不太好,十多斤重的绿篱机拿在手上非常吃力。那个时候,经常剪几下,就得站在远处看看,看看是剪的轻了,还是剪得重了,需要通过几次甚至是十几次的来回才能修剪成形,有时候,一上午都剪不出一块地。现在熟练了,基本一次便可成形。“同一片绿篱,有的长得慢了,得先让它长高些,有些长快了,得剪的重些,这没有啥窍门,就是熟能生巧”。
绿化不易 还请大家珍惜
一排排整齐的海桐球,一片片平整的绿篱,一棵棵挺直的行道树,处处装点着环境学院的每一道风景。也许大家并不太清楚,植物的生成以及成型是一个长期而又连续的过程,一棵海桐球,也许需要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通过不断的修整和剪枝,才能养护成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的每一株植物都倾注了环院绿化人的辛勤汗水。保护绿色,保护环境不仅关系到学校的现在,也关系到学校的将来。众人拾柴火焰高,保护这来之不易的绿色不能光靠环院绿化人,还需要靠大家。让我们行动起来,从点滴做起,从自我做起,保护好学校的绿化成果,使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作者:后勤处彭欢 编辑:赖艳艳 审核:欧阳献)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