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走基层(19)】商学院:从专业文化的视角,培养学生通用能力
【编者按】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群众,是新闻宣传工作者最好的老师。走进课堂寝室,感知校情班情,观察改革发展,体味师生冷暖,回应群众关切,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清新鲜活的语言,推出一大批“接地气”、“有人气”的新闻报道俨然成为了校园每名新闻宣传工作者的责任。
一棵树,根扎得深,才会枝繁叶茂,充满活力。经研究决定,学校在校园网、校报、校园广播等校园媒体推出《新闻走基层》系列栏目,对焦一线师生、报道他们在幕后做出的不为人知的艰辛和努力。
今天的《新闻走基层・教育教学改革》带领大家走进商学院。
成功的职业教育,应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职业关键能力为立足点。通用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必须强化的目标。基于国情及商科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需求,探讨适合现阶段高职院校商科类学生通用能力培养途径实有必要。
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商学院的人才培养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色?商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点?在商业活动发展日新月异、商业形态更新变换的时代背景下,商科教育如何基于学科特点、适应商业活动实践对人才的内在需求、探索商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与路径?”商学院领导班子一直在思考和讨论这些问题。
随着人才培养工作的深入,商学院主动思考、积极探索,成立了“商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组”,围绕以上问题,开展大量细致的理论研究与资料收集整理工作。通过前期的学习研究,商学院重点关注到“通用能力”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商科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遂提出“商科专业学生通用能力”,并加强专题研究。在研究中,商学院对“商科专业学生通用能力”内涵有了初步认识。
据商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从上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借鉴国外职业能力分类经验,提出职业能力体系分为职业核心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专业岗位能力划分的观点。商科通用能力,指的是不同商业活动形态下普遍适用的通用能力,是整个商业活动实践领域普遍有效的能力类型,可以广泛应用于商业活动的不同业务领域和岗位类型,具有极强的行业适用性。
商科通用能力,在商业实践领域中,具有普遍适用、可广泛迁移的基本特点,究其原因,主要由如下两个因素决定:一是商业活动实践不断演变的客观现实,这决定了商科通用能力的普遍适用性和应对变化的相对稳定性;二是商业活动的本质指向是与人,是会思考、有情感的主观的人,这使得商科通用能力具有了人文性和主观性特点。进行这一能力的培育,需要着重强调思维意识、思维方式等智力技能的培养,需要在公关协调、沟通交流、组织管理、随机应变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志力、领悟力、习惯、健康人格人品等情感素质的培养塑造方面有所侧重。
据介绍,由于商业活动实践日益呈现多样性、复杂性和创新性的表现,商科内部不同专业之间的人才素质和能力的方向也有所不同,商科人才培养应以能力发展和素质养成为根本,注重其综合素质的提升,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商业活动实践对人才技能的内在要求。
探索:构建“三个体系”
经过前期调研与论证,本学期,商学院正式开展学生的通用能力培养工作,提出“商科专业学生通用能力培养计划”,该计划涵盖三大方面的内容:一是通用能力体系,具体包括经济眼光与意识、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文案创作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活动策划能力、自我规划能力、耐劳耐挫能力等八项通用能力;二是能力支撑体系,主要包括课程渗透、专业文化讲座、专业文化技能竞赛等三大培养途径;三是文化育人体系,主要包括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素质向结合的立体式育人模式。
通用能力体系的构建,主要基于商科专业特性、用人单位反馈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等因素,立足“素能本为”,突出实用性,并在此基础上强调让个人的创新能力与个性发展,各种能力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统一,并最终形成培养目标所要求的能力。经济眼光与意识、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文案创作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活动策划能力、自我规划能力、耐劳耐挫能力等八项通用能力将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并通过实践检验,最终形成较为成熟的能力体系。
能力支撑体系的构建,主要考虑课程体系的重构、专业文化的熏染、专业通用技能的强化等实施要素。商科类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以商业管理类综合性通用能力为本位培养目标,既传授商业理论知识以发展学生智力,又注重管理技能训练以增强学生技能,教学过程贴近商业管理实践,培养学生的商业管理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考虑:一是各专业普及《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商务礼仪》、《商务谈判》、《市场调研》、《公关策划》等专业基础类课程,并将能锻炼学生耐劳耐挫能力的企业见习、劳动体验等纳入课程体系;二是通过“商道论坛”这一平台,创新性的开设《中外商界精英精选案例》、《商界优秀影视作品欣赏》、《社会热点问题专题报告》等文化讲座;三是以赛促学、以赛代练,制定通用能力技能竞赛年度计划,形成长效机制。
文化育人体系的构建,主要以“传承经典,争创先锋”的文化育人教育活动为载体,通过“爱国、诚信、责任、感恩”主题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培养管理精英,塑造商界领袖”的育人宗旨。同时强化文化育人氛围,通过教室文化、寝室文化、楼道文化、办公室文化的建设,形成“时时处处皆育人”的良好局面,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
实践:把握“三个环节”
本学期开学以来,商学院积极实施培养计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商学院注重实效,以点带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首先,在课程渗透环节,商学院突出打造精品。叶超飞教授讲授的《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等课程,曾多次作为公开课,在商学院师生中备受关注。
其次,在专业文化活动环节,商学院制定《商学院学生通用能力技能竞赛方案》,包括大学生活规划大赛、服务礼仪大赛、经济应用文写作大赛、计算机应用大赛、方案策划大赛、经济知识竞赛、“商学才子”演讲大赛、“言商论道”辩论大赛等八项具体赛事。八项赛事根据各自特点,分布在不同月份,贯穿一个学年。通用能力技能竞赛将理论与实际操作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悟,营造以赛促练的竞赛文化,有效促进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另外,本学期叶超飞教授作客“商道论坛”讲座,分享《生活中的经济学法则》,吸引了商学院师生800余人。
再次,在文化育人环节,商学院以“传统文化”为核心,以“商道文化”为特色,以“专业文化”为载体,通过课程设置、平面文化建设、学生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主要措施:1、抓实行为养成,加强常规规范;2、坚持“活动育人”,实行“一月一主题”;3、形成三个机制:党政齐抓领导机制、“全员、全程、全面”育人机制、服务、经费保障机制;4、建立三支队伍:素质全面的学生党团干部队伍、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师队伍、既专业又敬业的辅导员队伍;5、思想政治工作“三进”:进课堂(特别是第二课堂)、进班级、进公寓。具体做法如:商学院在学生中开设《弟子规与服务外包礼仪》课程,将传统文化与专业结合在一起;利用教学楼道、教室、寝室等公共场所,制作张贴文化标语,加强专业文化的宣传;开展“爱国、诚信、责任、感恩”主题班会、“雷锋月”、行为养成专项整治等主题活动。
据介绍,商学院在实施该项培养计划的同时,深入加强理论研究,以理论指导实践、检验实践、完善实践,同时注重实证研究,在实践过程中及时归纳总结实施经验与成果,目前已发表相关研究论文两篇,形成调研报告一份,并申报省级课题一项。
(作者:商学院梁泉生、范玲俐 编辑:赖艳艳 审核:沈林)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