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走基层(34)】因为阳光,所以温暖
——记我院基础部教师徐慧星
【编者按】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群众,是新闻宣传工作者最好的老师。走进课堂寝室,感知校情班情,观察改革发展,体味师生冷暖,回应群众关切,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清新鲜活的语言,推出一大批“接地气”、“有人气”的新闻报道俨然成为了校园每名新闻宣传工作者的责任。
一棵树,根扎得深,才会枝繁叶茂,充满活力。经研究决定,学校在校园网、校报、校园广播等校园媒体推出《新闻走基层》系列栏目,对焦一线师生、报道他们在幕后做出的不为人知的艰辛和努力。
今天的《新闻走基层・教师风采》走进我院基础部教师徐慧星。
走进他的办公室,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简朴。他的办公桌上,有几支“可怜”的笔,几本封面翻折泛黄的数学资料书和几个文件夹,墙壁两侧则张贴了几幅山水画,简单却也整齐。
徐慧星是基础(思政)部数学教研室主任,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从2009年开始,他一直坚持指导学生参加全国高社杯数学建模大赛,他和他的学生像一棵树一样,在环院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坚定教学,源于父母
他告诉笔者,在他读大学期间,差点放弃数学这个专业,差点与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无缘。
据徐慧星回忆,父母是个知识分子,因为“文革”浩劫,被下放到农村,未能如愿当一名老师。父母从小就对他言传身教,要求甚严。2002年,他考上了赣南师范学院,当时,父母乐坏了,自己以前的理想,终于能让儿子去替自己实现了。在父母的建议下,他选择填报了数学专业。
那年,计算机网络技术正在兴起,他对这个专业十分感兴趣。仅仅读了三个月,他就产生换专业的念头。一天回家,他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父母听了,只得暗暗转身摸了眼角的泪花,并没有责怪他。这一细节,被他发现了,当时他觉得自己心里有把火在燃烧,很难受,觉得自己特别的不孝顺。
“孩子,你想学计算机,爸妈并不怪你,但是,我们还是觉得数学专业挺好的,教师是一个伟大的职业,‘教书育人’是多么崇高的理想啊,爸妈一辈子都想当教师,因为时代的原因,这个理想一直没有实现,这也一直是爸妈的遗憾。”在父母的期望下,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数学专业,选择三尺讲台。
2006年,他从赣南师院毕业,源于对赣州这片红色故土的热爱,他选择了在环院工作,选择了与学生们在一起。
学习不辍 ,教学相长
刚进学院时,他并没有直接从事教学工作,而是从事行政工作,后来因为学院部门的调整,他慢慢地走进了课堂。
“依稀记得第一次上课的情景,因为没有教学的经验,站在讲台上我十分紧张,紧张到不敢看同学们,一直面对着黑板教学。一节课都不知抹过几次额头上的汗水,那段经历到现在一直都难以忘怀。”他笑着说。
当笔者和他讨论最难忘的教学经历时,他微笑着告诉笔者:“依稀记得,那还是我刚来学院第一次遇到领导听课,当时的心情比第一次上课还紧张,心一个劲地砰砰直跳,一堂课下来,手都湿了。”都说越紧张越乱,刚好这句话又在那时验证了。他在擦黑板时,不小心手一滑,只听到一声“砰”,黑板擦来了一个360°转体加落地,当时学生们都“惊呆了”,本身就紧张的他,“突发事件”的到来,更让他招架不住。
也就是通过那段经历,他发现自己的胆子太小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尚浅。在那以后,他不断和大学同学聊天,交流教学经验,也时常和同学们聊天,询问同学们对他教学的看法,叫他们提意见,自己也不间断地做工作总结。几个月后,他终于能够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地教学。
五年建模,“战果”斐然
因为徐慧星在教学工作上突出,经过综合考虑,学院又安排他去指导数学建模队。
2014年暑假,本可以在家里陪着家人共度美好时光,他却得给数学建模队的学生培训上课。“那些日子,基本上都是早上6点钟起床,吃完早餐,便匆匆赶到学院。”徐慧星告诉笔者说。
“暑假每天上课时,看到徐老师,他的额头总是挂满了汗珠。”建模队的学员黄玉珠告诉笔者。“培训的那段日子真的好苦,每天都要在电脑面前呆上十几个小时,电脑房里到处都充斥着热气,如果不是室友在建模队和我一起培训,加上徐老师的鼓励,我想我可能就放弃了。”建模队的学员李添绿告诉笔者,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徐慧星和建模队的同学们同甘共苦。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月,9月份,正是开学的日子,也是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临近的日子,建模队都在紧张备战。一方面,他要忙着给建模队的学员们培训指导,一面要给班级的同学上课。“每年的9月份是我最忙的时候,每天晚上我都要备课到凌晨。”徐慧星告诉笔者。
9月12-9月15日,正是建模比赛的三天,三天三夜72个小时,他和学员们一起并肩作战。当比赛题目出来之后,他便迅速的分析题意,做题。“每天徐老师都会来我们房间,询问我们对题意的理解,了解我们如何答题。晚上3点多,他便催我们睡觉,而自己却要忙到很晚才休息。”建模队学员李迎华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道。
三天下来,他的眼睛有了明显的黑眼圈。“那三天,我虽然睡眠的时间少,当我看到学员们取得佳绩的时候,我比他们都还开心,我觉得自己再辛苦再累都是值得的。”徐慧星高兴地告诉笔者,边说嘴角还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他和建模队学员的共同努力下,继2013年佳绩之后,今年我院建模队又再创佳绩。据统计,今年我院数模竞赛战国斐然:今年我院选派的12支参赛队伍全部获奖,其中全国二等奖1项,省一等奖2项、省二等奖6项、省三等奖4项,是全省唯一一个参赛队伍全部获奖的高职院校。
(作者:记者团黄杰、谢宝英 编辑:何佑华 审核:赖艳艳)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