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院要闻>学院要闻>详细内容

【新闻走基层(56)】为新闻 不走寻常路

发布时间:2015-12-14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字体:

——记我院十佳学生记者陈泽军

【编者按】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群众,是新闻宣传工作者最好的老师。走进课堂寝室,感知校情班情,观察改革发展,体味师生冷暖,回应群众关切,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清新鲜活的语言,推出一大批“接地气”、“有人气”的新闻报道俨然成为了校园每名新闻宣传工作者的责任。

一棵树,根扎得深,才会枝繁叶茂,充满活力。经研究决定,学校在校园网、校报、校园广播等校园媒体推出《新闻走基层》系列栏目,对焦一线师生、报道他们在幕后做出的不为人知的艰辛和努力。

今天的《新闻走基层・创新创业》聚焦我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

initpintu_副本.jpg

 

陈泽军,男,19958月生就读我院林业与环境学院13环境工程技术担任就业航标报社第五届副社长兼内宣部长、班级副宣传委员等职务。

个子不高还太瘦,喜欢留长刘海,会写毛笔字,能画国画,拉得了二胡,弹得了吉他,但他可不止文艺,还是技术男、游戏狂、p图高手、设计师、小记者。

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他就被学校的林业和环境氛围所吸引,所以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他就毫不犹豫选择了与环境息息相关的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在之后的学习生活当中,他机缘巧合加入了一个看起来与环境专业毫不搭边的就业航标报社,开始了他的媒体记者生活。

2013年正是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建校60周年校庆时候,有许多的优秀校友返校,就业航标报社则负责了部分优秀校友的采访报道工作,他也分配到了相应的任务。在刚开始采访的时候,对这行毫无经验的他只能厚着脸皮的去了。“采访的过程更像是校友在采访我,而不是我在采访他”他说道:“但是和学长的交流让我学到了很多,还有报社里的学长也很尽责指导帮助我完成了校友的通讯报道。”

从校友的采访到相应报道的编写,以及在之后的校园新闻的采写当中,着实让毫无经验的他花费了很大的功夫去学习与锻炼,经常是忙到深夜仍然在为一篇稿子所绞尽脑汁,为了赶活动会场,有时候他更是连晚饭都来不及吃,周末休息的时间有时候也得用于采访和写稿。那段时间内,其他同学都是在忙着环境专业的学习,但他却忙碌走在了与众不同的专业学习和媒体记者学习的道路上。

大二的时候,他担任了就业航标报社的副社长一职,报社发展的重任落到了肩头上,从招新到给新生培训、分配任务、组织活动等等,他都十分尽职尽责,但是取得的成果都不理想。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其他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以及网站上推送的文章,“自己能不能做个微信公众号和网站呢?”这个想法的诞生让他无比激动。“想法很美好,但是真正做起来却是无比困难”他说道。不同一般新闻的写作,微信公众号的建设并不像一般的新闻写作,在纸上就行得通,而是得有相应的经验才行。面对新的挑战,不服输的他又扎进了新领域的探索中。那段时间,他几乎废寝忘食地坐在电脑前,别人都在用电脑玩游戏,而他却用电脑百度着各种微信和网站建设方法,面对屏幕上让人头晕的代码到炫酷页面图片制作,他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搜索和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微信和网站终于被他琢磨了出来,“程序猿”也成为了他的一个外号。

在他的带领下,除了传统纸质媒体的更新外,不同寻常的新媒体平台也被他悄然推上线。

他在媒体记者这方面的努力没有白费,三年下来,他参与了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教材《在路上》的编写,在校园网发表稿件近二十余篇,《中国绿色时报》发表稿件多篇,参与包括江西林业职业教育集团成立大会在内的学校新闻活动现场等十余次。同时,也获得了我院2014年度“十佳学生记者”荣誉称号。

作为一个媒体负责人,他的不同寻常发展道路起初并不被看好,可随着时间发展,就业航标报建设的微信在学校里掀起了微信建立狂潮。同时,他所带领建设的微信大屏幕也活跃在学校各个活动现场上,深受老师同学好评。

除了报道学校新闻,他还深入各二级学院,努力发掘新闻事迹,组织和采写了“林业定向生寒假贺卡报成绩”、“教学楼设LED墙报pm2、5数值”等有关学校及环境的专题活动报道。

他说:“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是为了更好警醒世人,而我同样也有个梦想,就是利用所学好的知识技能,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并参与到环境保护当中。”

(作者:就业航标报社学生记者 张声琴)

 

 

 

 

分享到:
【打印正文】
点击展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