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媒体关注>详细内容

【搜狐网】农字头高校招生就业全线飘红

发布时间:2013-08-25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字体:

    新华网南昌8月9日电(记者赖星)今年两会期间,一些农业院校代表委员痛陈农业院校“去农业化”,甚至合并到综合类大学,传统农学被边缘化之忧。进入暑期,与大学毕业生整体就业遇冷相比,部分农业院校在招生和就业上都交出了令人为之一振的成绩单。在今后的发展中,农业院校能否完成对综合类院校的“逆袭”?

    农业经济发展快:增强农科院校“底气”

    根据媒体的相关报道,今年,江西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农”字头高校招生就业全线飘红。据江西农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介绍,截至7月份,该校2013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超90%,冷门农科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更是连续多年超90%,今年江西省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约为80.62%,比去年下降了近1个百分点。

    “农科类学生就业好主要得益于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农科学子享有越来越多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江西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张高亮说。

    江西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尹小健认为,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后盾,受经济形势影响较小,制造业、银行业在经济危机面前则更显弱势,从事其中的非农科类学生随之也要受到行业低迷的牵连。

    “就业好是农科类行业的一贯形势。”张高亮进一步解释,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非基础性行业都受到目前经济形势的负面影响,加之今年就业人数攀新高,就业形势更显严峻,与之相比,农科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岗位虽然基础,但是上升空间比较大。

    现代农业产业巨大的发展潜力也让“农”字头院校心有底气。“农业产业已成为新的投资热点,这一趋势让我校农学、林学、动物科学等特色专业的毕业生受到企业青睐,成为抢手货。”张高亮说。

    相较于中国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在全国、区域内较为知名的“农”字头院校,作为高职院校的江西环境工程学院名气较小。在今年的就业市场上,高职院校是“香饽饽”,呈现出一片风景独好的态势,该学院也不例外。

    江西环境工程学院是全省仅存的林业类高职院校,已有60年办学历史。林业、环境工程、园林是该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在业内具有较高认知度。学院招生就业处负责人钟晓红认为,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五位一体”建设美丽中国,这为农林院校的发展带来契机。

    农林类学科接地气:为基础性行业提供专业人才

    “许多单位很早来我校开宣讲会,提前招揽农科类人才。”张高亮说这话很有“底气”,江西农业大学农科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多年位于全省各大院校前列。

    “我们对于农科类学生一直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引导他们到基层就业,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张高亮介绍,他们的就业观念一般比较合理,自身定位比较准确,在基层岗位沉淀一两年后,上升空间都比较大。

    钟晓红则充满危机意识,“我们早就意识到林业学科已处在危机的悬崖,如果不着手改变,只能坐以待毙。”

    江西环境工程学院正在筹备江西林业职业教育集团,力图整合林科专业、企业、科研单位的力量,培养出高素质林业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一构想和江西自身的特色也不无关系。

    “以旅游专业为例,江西省青山绿水,主要以生态游为主,我们的学科建设紧紧围绕林业做文章,着力培养生态旅游的专业人才,这也是我校‘服务林业,服务地方经济’的要求。”钟晓红说。

    2000年一纸禁伐令,让部分人认为林业再无希望,基于这样的偏见,投身林业的人才渐少,本科类的农林院校毕业生则向往外省,这使得江西省农林业出现人才断档的现象。

    “目前基层林站很缺人,许多岗位上的人员年龄偏大。”钟晓红说,基于立足本地,服务地方经济的定位,就更需要接地气,踏踏实实做好“林”字工作。

     力保农业院校长远发展:国家扶持,社会抛弃成见

    “农”字头高校就业火热,很大程度上源于其他院校的低迷。那么,农业院校在未来经济形势转晴的情况下,是否还能延续招生就业工作的火热局面?农业院校面临的危机依然没有解决。

    “因为社会和民众固有的陈旧思维,总觉得涉农不好听,沾农不光彩,使得学生和家长歧视农科专业,招生较冷。”张高亮直言,正是因为带农高校的传统专业不好招生,导致有些高校想要去掉“农”字办综合大学,或者干脆合并到综合大学。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培养专门农业人才的高校不可或缺。“社会也要抛弃农科学生只能去种地种菜的成见。”张高亮期待,作为一门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的立体学科,农科类专业能得到社会更多的认同。

    尹小健强调,现代农业是大农业,随着社会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涉农产业将会迎来大发展,需要大量“知农”“懂农”、服务农业的高素质人才投入其中,这也将带来中国整个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我们应保持以农为特色的传统,国家也应该为农业大学的发展提供政策倾斜,提高农业院校的吸引力和生源质量。”张高亮不无乐观地表示,未来二十年,农科类行业必定因它的重要性和基础性,成为社会的热门行业;农科类专业的毕业生必将因自身的专业性和对口性,成为社会的热门人才。

 

http://stock.sohu.com/20130809/n383811729.shtml

 

分享到:
【打印正文】
点击展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