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媒体关注>详细内容

【大江网】高职教育,唱响江西品牌

发布时间:2013-06-06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年初,从教育部传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在2012年度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进展情况综合排名中,我省5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综合评价,位居全国第六;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200所国家示范(骨干)学校综合评价排名榜上,位居第八。这份沉甸甸的成绩,标志着砥砺前行的我省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综合实力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沐浴改革春风,把握时代脉搏。以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我省高职院校站在新的战略高度,拉开了气势恢宏的攻坚战。不照搬普通本科当“压缩饼干”,不沿袭中职教育当“发酵馒头”,从同质竞争转向错位发展,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建设,瞄准全国一流目标,倾力打造高职教育“江西品牌”,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战略工程引领示范优质高职院校群异军突起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迎接未来挑战、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2006年,我国启动了被誉为“高职211工程”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这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增强高等职业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一项战略举措。经过努力,2007年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申报成功,率先进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阵。

  2010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决定,新增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以此继续推进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和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高职院校跻身其中。

  国家紧锣密鼓、重锤响音推进高职示范校和骨干校建设,其影响和带动是全方位的。

  2008年我省启动“江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15所高职院校分三批次梯队进入。我省优质高职院校群开始异军突起。

  强劲的外在推力转化成蓬勃的内生动力。中央财政对我省5所示范骨干高职院校投入专项资金1.12亿元,带动省财政、行业企业和学院及其他资金投入3.18亿元;省财政对9所省示范高职院校投入专项资金9000万元,带动地方财政、行业企业和学院及其他资金投入3.48亿元。11所院校共获得资金8.78亿元,为全面加强示范项目建设筹集了必要经费。尤其5所国家示范骨干院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确定提高,为办学提供了稳定的经费保障。

  以1所国家示范高职为“领头雁”、4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为两翼、12所省级示范建设院校为主干,共同构成了我省高等职业教育的“雁形方阵”。目前,这个“雁形方阵”的引领示范作用不断显现,布局趋于合理、结构日益优化、江西特色鲜明的高职教育体系已经形成。高等职业教育已稳稳占据我省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的通道。

  据介绍,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综合评价有许多“硬杠杠”,包括学校的生师比、校外兼职比、社会服务投入、就业率等指标。副省长朱虹在获悉我省示范性高职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时,欣然作出批示:“示范性高职全国领先可喜可贺。要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与企业和市场对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准确定位彰显特色内涵建设提升办学品质和实力

  在不少学生和家长的眼中,高等职业教育一直被当作是一个低层次、低水平的教育类型。因此,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提升对考生、家长和社会的吸引力,成为摆在我省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课题。

  思路决定出路。我省优质高职院校准确定位,开拓进取。错位发展,使办学各具特色;内涵建设,让品质得以提升。

  专业群对接产业群,就业与市场零距离。以国家、省级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为龙头,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全省高职教育开启了内涵建设的新征程。

  夯实办学基础。通过创建示范性高职,办学条件明显改善。11所国家、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筑面积由示范建设前的285万平方米增加到351万平方米,净增66万余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值由60058万元增加到92678万元,增长了54%;校内实训基地由379个增加到710个,几乎翻了一番。10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1个国家林业局示范实训基地,实现了我省高职“国”字号实训基地零的突破。

  打造教师队伍。启动名师工程,涌现出了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实现了我省高职院校国家级教学名师的零突破;建设优秀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申报成功,结束了我省高职院校无国家级教学团队的历史,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也由7个增加到35个,增长了5倍;素质优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扩大到了1000多人。

  打造专业品牌。以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为增长点,专业和课程建设成果丰硕,国家示范重点建设专业由示范前的3个增加到目前的29个,拥有国家示范重点专业的院校从1所扩展到7所;11所院校的省级特色专业数由23个增加到61个,对接服务我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国家级精品课程由7门增加到16门,省级精品课程由64门增加到194门。

  百舸争流。融资源、融行业、融企业、融需求,建立与市场紧密联系的办学体系、与行业紧密对接的人才培养体系、与政企需求紧密相关的共赢合作体系、与区域人才需求和经济结构紧密相融的专业建设体系,一个特色鲜明、自我驱动、灵活开放的现代职业教育办学体系正在形成。尤其以我省5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创办的5家职教集团,已共有278家单位加盟,开展合作项目137个,集群式、集团化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新机制初见成效。

  人才培养创新模式高技能人才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打破过去人才培养过程的封闭局面,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等国字号企业及地方园区企业合作,创新“四学段校企交替”等培养模式,让学生更具竞争实力。在电工技能大赛现场,一名20多年工龄的工人师傅这样评价:“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的几个选手水平快赶上我了。”

  在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中锐汽车学院教学做一体化教室,2011级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的学生围坐三方正在上课,前方是投影白板,旁边是汽车构件和整车,老师边讲理论边指导学生观察汽车部件构成,直观、易懂而且操作性强。

  在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穹顶有颗皇冠的标志性罗马建筑就是学生的实训大楼。在韩语情境实训室,外籍教师口语教学,学生穿着韩服席地而坐,感受韩国餐饮文化和生活习惯;仿真外贸公司、广交会标准展厅等实训基地,让学生模拟操作身临其境。

  交通工程搬进校,车间建在教学楼,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构建校园职场环境,在校内建立路桥园综合实训基地,打造了一个理实结合、全真的立体教学资源库,加强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

  生源上的相对弱势,社会上的偏见歧视,逼迫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创新。各示范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特色、行业背景、区域特点,不断创新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九江职业大学提出“三个主动适应”,提高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构建“点面传导机制”,破解了校企合作中“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矛盾;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根据季节变化和气候条件,创新推出“季节轮换、室内外衔接、校行企紧密合作”模式等。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强化了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人,创历史新高,就业成了一个沉重的话题。

  而这个沉重话题在我省以国家、省级示范高职为龙头的优质高职院校群,却不是问题。记者从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了解到,早在去年11月,毕业生就“脱销”了。据统计,11所示范骨干院校平均就业率达到95%。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西财经职业学院还先后跻身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动手能力强、上岗适应快是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普遍评价。27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培育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在各类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中,我省示范高职院校的学子争金夺银,取得了团体一等奖13项和个人一等奖338项、二等奖158项、三等奖153项的佳绩。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上连夺MATLAB、创新奖和高教社杯。从“体力型”、“经验型”向“技能型”、“智能型”转化,这些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成为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虞国庆说,就业是民生之本。毕业生就业状况也是衡量教育质量的试金石,关系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全局。要把建立与经济建设的对接机制作为提高职业教育就业率的抓手,着力在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结合上下工夫,主动破解全省工业园区的“招工难”问题,努力培育经济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服务社会双赢发展对外合作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走出去”,将实训基地建到了校外甚至海外,对口支援给力到位,国际化办学提升影响力;“引进来”,国际商务官员来江西培训,“外教”身影活跃校园,外语原版教材进了课堂……

  我省国家、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利用学校品牌和专业优势,在促进资源共享、提高办学效益、扩大受益面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发挥了应有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示范建设以来,我省高职院校在服务社会中赢得发展机遇:

  ――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能力显著增强。11所院校技能培训鉴定的种类由371个增长至533个,共开展职业技术培训与鉴定34.1万余人次,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用得上、留得下”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如九江职业大学参加新农村建设“雨露计划”,为全市农民进行义务培训近5000人次;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社会各界培训、考试电气安装、试验、检修、运行等电工进网作业人员3440人次,进行了59个工种12498人次的技能鉴定。

  ――科技服务取得良好成效。获得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58项,对外科技开发技术服务收入累计到账近1亿元,产生间接经济效益近5亿元。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参与开发的脐橙平衡施肥技术,在赣州推广应用28万亩,经济效益超过2亿元。

  ――对口支援工作进展顺利。主动承担起对41所支援院校的带动责任,对口培训师资653人次,支援与共建合作开发课程302门。

  示范建设以来,我省高职院校在对外合作中共享优质资源:

  ――省际合作办学与交流迈出新步伐。示范院校利用学校品牌和专业优势,开展了与云南、山西、甘肃和西藏等4省区6所院校的交流与合作。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对西藏登山运动管理学校的援助合作,受到国家体育总局的高度评价。

  ――海外合作办学与交流日趋向好。示范建设为示范院校实施“走出去”战略增添了底气,目前,11所院校已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阿联酋等13个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院校企业开展了合作办学和交流。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与美国、新加坡等海外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在莫桑比克、阿联酋开展国际合作地质勘察找矿,获得技术服务经费520余万元。

  ――社会影响力得到明显提升。作为全国首批4个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基地之一的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自2010年以来,已举办了19期国际商务官员研修班,培训了来自80多个国家的500余名商务官员。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的学子在竞技攀岩赛事中,4人获得世界冠军,10人次打破世界纪录,荣获4枚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国家省级示范高职建设走过7年。这7年,是我省高等职业教育波澜壮阔、快速发展的7年,是不断进取、开拓创新的7年,是在示范中成长、在示范中升华的7年。

  大浪淘沙始见金。江西高等职业教育,经过洗礼淬炼,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报记者周友珍

http://www.jxnews.com.cn/jxrb/system/2013/06/06/012456141.shtml

 

 

分享到:
【打印正文】
点击展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