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媒体关注>详细内容

【中青在线】魅力校园巡礼――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发布时间:2011-11-30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字体:
学校大门
(经典活动)开展爱鸟周活动
(客家文化)培育浓郁的客家文化氛围
(企业文化)引进优质的企业文化
(生态文化)世界最大的木制活字展墙落户我校

和为生 行为态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纪实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近年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积极营造和谐氛围,搭建文化建设载体,在全力打造文化品牌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一、弘扬学校精神 构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紧密围绕“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学校精神,坚持“和为生、行为态”的校园文化建设特色理论,通过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优美的生态文化、良好的客家文化;营造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和身心素质的文化氛围;使学校成为具有浓厚学习氛围、深厚人文意蕴、鲜明创新风气、幽雅物质环境和一流文化品位的大学。

  二、营造和谐环境 构筑校园文化建设载体

  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必要的物质载体的支撑。学校始终坚持“环境育人”的理念,通过合理的校园规划布局,打造宏伟大气的建筑设施和独具特色的绿化景观等,实施“载体建设”工程,构建“生态校园、绿色学府”,为校园文化建设构筑支撑点。

  1、校园规划布局合理,凸显“生态”概念

  一是以“绿色校园”为理念,重点做好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核心区域“一门一广场”、“一山一廊”、“一园一湖”以及主要楼栋的空间文化布局,进而形成园林景观、文化特色、产学结合三大板块基本架构。二是注重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协调,抓好绿化、美化、硬化、亮化和净化工作,创建园林式、生态型“生态校园、绿色学府”,为师生创造优美、舒适的学习工作环境。

  2、建筑设施宏伟大气,实用耐用性强

  学校现有教学楼、文化中心、图书馆等各类建筑设施数十座,建筑面积达22.6万平方米,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捷的场所。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建有江西省高职院校中最大的生态科教馆,收藏了包括丹顶鹤、东北虎等在内的各类标本一万余份;耗资50多万元建设了占地280平方米的生态文化展馆,运用图片、文字、活字、模型等形式多视角展示生态文化。

  3、绿化景观独具特色,彰显生态文化

  学校从2006年至今投入资金1000万元,引进银杏等珍稀树种100多种,现校园有各类树种122科,形成桂花群落等五个植物群落,植被覆盖率达70%,为生态文化的营造奠定了基础。

  学校还投资一百多万元建设了一批观赏、科学、文化价值高的绿化景观,包括在学生宿舍、教学楼楼宇间安置生态画,在主干道相关树下设置植物造型景观,在大门广场设置叶型艺术灯箱,在校园绿化带设立警示牌,在校园里设置“纪念树种植区”等等。

  此外,在经费投入的强力保障下,学校还相继创建了校报、校刊、校内广播、校园电视台、校园网、手机报、短信平台、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平台更加拓展了大学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

  三、突出林业特色 展现蓬勃精神风貌

  1、办学精神: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

  2、办学理念:以生为本 以林为根 质量立校

  3、办学定位:立足林业、服务基层、致力环保

  4、办学思路:改革创新谋发展 深化内涵促建设 突出技能抓就业 扎根林业铸特色

  5、校 训:修德立艺 尚勤求实

  6、校 风:团结 勤奋 求实 创新

  7、教 风:严谨 团结 求精 务实

  8、学 风:尊师 好学 文明 奋进

  9、作 风:扎实 协调 创新 高效

  10、校史:学校创办于1953年,原名赣州林业学校,历经“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油山分校”、 “江西信丰油山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江西省第一林业学校”、“江西省赣州林业学校”几个阶段,1993年8月被江西省教育厅批准为“省部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 2000年6月,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2年4月,学校由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升格为大专层次普通高校,并更名为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2010年7月,被江西省确立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四、建设和谐社团 提高学生参与度

  学生社团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的重要载体,在繁荣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学校学生社团共计20个,每年共计2800余人参加大学生社团,占每年新生比例的93%以上。

  一是聘任优秀教师,对社团进行“一对一”服务与指导。学工处、团委向全校招聘有特长的老师作为各社团指导教师,对社团进行“一对一”的服务与管理。要求指导老师深入社团内部,及时掌握会员的思想动态和关注点、兴奋点,开展高品质社团活动。

  二是结合社团特点开展活动,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关注度。求知协会、书画协会、职业拓展协会等理论学习型社团,重点以组织学习最新理论知识;工艺美术协会、测量协会、计算机协会、电子协会、英语协会、旅游协会、汽车之友协会等学科类社团,重点以组织开展科技活动;映山红艺术团、校礼仪队等文艺类社团则重点开展各种趣味性活动;青年志愿者协会、绿色环境协会等公益类社团,重点开展公益活动;书香社、绿芽文学社等文学类社团则通过“书香活动”吸引大学生的参与。

  五、营造三大品牌文化 打造经典活动

  (一)重点营造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是人类从古到今认识和探索自然界的高级形式体现。学校在构建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过程中重点营造生态文化。学校的生态文化建设包括生态知识教养、生态伦理教养、生态审美教养等,着力帮助师生形成健全的生态思维,养成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一是借助“地球日”、“环保日”等节日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活动,帮助师生和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感受和丰富生态文化。

  二是定期开展生态科普教育活动,邀请生态环保方面的专家学者到校作主题讲座,通过生态文化知识讲座、主题班会、知识竞赛、征文活动、手抄报、板报等形式,宣传弘扬生态文化。

  三是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活动,通过举办生态道德主题论坛、举办“爱鸟周”活动等,帮助师生树立尊重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观念,形成生态文明的道德理念和标准。

  四是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通过开展宣传栏、黑板报、手抄报等评比活动,开展生态法制图片展等,进行生态法制知识宣传,增强师生的生态法制意识。

  五是利用校园内的树木园、生态科教馆、生态文化馆等现有资源,组织师生分批次进行参观;同时鼓励师生种植班级树、同学树、友情树、入学树、毕业树、家庭树等,提高他们的生态审美素养,营造生态文明的审美文化。

  (二)努力培育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整体组成部分之一,学校地处的赣南地区70%以上属客家人。学校努力培育客家文化氛围,使师生了解客家文化,激发学生尊祖报本、爱国爱家的情怀以及建功立业的斗志。

  1、客家文化的普及――与入学教育相结合

  一是编写《赣南客家文化读本》,作为全校师生的普及性读物,作为每届新生的入学教育纳入考试范畴;

  二是以公共课、选修课或讲座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客家人文精神;

  此外,学校还将建立客家文化展厅,展示赣南客家传统民俗文化,主要以图片的形式,辅助于部分实物,让师生对客家文化有直观上的了解。

  2、客家文化的深化――与办学特色相结合

  一是将客家文化与专业特色相结合。客家建筑文化与园林设计专业相结合,吸收客家建筑文化中的优越性,创造出该专业的特色;将客家服饰文化与服装设计专业相结合,吸收客家服饰文化中的质朴、节简、生态等合理元素,创造出该专业的特色。

  二是在人文社科研究中,鼓励广大师生侧重“生态+客家”的复合式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传统的教育教学当中,以此深化客家文化与学校办学特色的有机结合。

  三是将客家创业文化与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和创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勤劳刻苦、锐意进取、团结协作、开拓创业、百折不饶的客家精神。

  3、客家文化的传承――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一是每年开展“客家民艺进校园”活动,客家高跷、客家采茶戏等民间艺术走进校园,鼓励师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加以研习、传承和推广。

  二是将客家文化与体育运动相结合。在每年的校运动会上,开展部分客家体育运动项目,使客家文化更为深入人心。

  三是将客家文化与相关节庆相结合。在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期间,开展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客家传统节俗文化的教育。

  (三)全力引进企业文化

  作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学校特别重视校企合作,目前已经与中兴通讯集团、中锐教育集团、铁汉生态集团公司等全国数百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

  学校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全力引进优秀的企业文化,将企业先进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团体意识、企业制度等融入课堂以及学生管理过程,努力创设与企业对接的学习、生活、实验、实训环境。

  学校还利用教学、社会实践、公益劳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等的职业精神,做到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http://edu.cyol.com/content/2011-10/28/content_5092581.htm

 

分享到:
【打印正文】
点击展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