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媒体关注>详细内容
归档时间:2022/1/9 21:53:04

【中国绿色时报】生态建设唤英才 人才培养书华章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创新林业生态人才培养模式纪实

发布时间:2021-11-01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字体:

                          59c7fe945c3749959d866d54e90d4310.jpg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创办于1953年,现为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国家“双高”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职院校、江西省高水平职业院校,综合办学实力已跻身全国高职院校百强。

  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和江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学院始终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立足生态、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持续为江西和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培养了大量基层技术人才,其中林业技术专业人才超1.1万人。

640364ca509e4634a6fde68dc3465dbc.jpg

  “三定向”培养人才敢为先

  林业技术专业是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的传统优势专业,在建校之初即开办,2010年被列为江西省省级特色专业,2018年被列为江西省高职院校高水平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19年被列为国家骨干专业。2019年,“林业技术专业群”被列为国家高水平专业群,是全国林业类高职院校唯一的“双高”建设专业群。

  江西是我国南方的重要生态屏障,对林业专业人才需求量大。为贯彻落实江西省委“实现绿色崛起,把江西建设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省”的战略部署,解决江西基层林业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2014年,原江西省林业厅、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全省基层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定向培养工作的通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作为培养单位,在全国率先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林业“三定向”人才培养。

  2014-2021年,学院林业技术专业共招收“三定向”学生982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定向培养制度、一个联合培养平台、一笔稳定培养经费的“三个一”机制,解决了区域林业技术人才“进口难”和“出口难”问题。

0f129d22dc244c3c9bb66ed4c5a8fe9c.jpg

  “一对一”过关考核强内涵

  为满足生态文明建设和新时代林业发展需求,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深化林业技术专业“一干五支五段”人才培养模式。以林木培育周期为主干线安排教学活动,设置种苗生产、森林营造、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等5个模块,分专项实训、分模块技能综合实训、暑假实习、校内外生产性综合实训、顶岗实习5个阶段递进式进行人才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学院根据生产任务安排学习与实习任务,根据林业生产季节性要求,调整课程安排,形成遵循林业生产规律的项目化教学课程,解决林业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脱节,学生实践与生产季节性需求不符的问题。同时构建林业技术专业考核体系,采用目标评价、过程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考核学生。自2016年起,学院对林业“三定向”学生实行“一对一”过关考核,8项林业重要技能要求人人过关,如顶岗实习前还未能通过,则推迟安排顶岗实习,直至通过为止,毕业前还未能通过,缓发毕业证。

  学院林业学院为培养出让社会满意的林业技术人才,加大“三定向”人才培养改革。于2018年5月专门开展教学研讨,调整林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2018级林业技术班开始,专门开设林业职业素养课程,安排老师编写32学时的课程标准,着重培养学生林业务实精神、吃苦耐劳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林业创新精神。同时开发适合“三定向”人才培养的校本教材,现已完成测量技术、测树技术、森林环境、森林植物、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森林经营技术(补充教材)、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实习指导书、经济林栽培实习指导书、林业3S技术9门课程校本教材或实训教材编写。

  在深化林业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同时,学院还不断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建立校行(企)合作关系。目前学院与江西省林业科技实验中心、信丰林木良种场、江西山和公司等3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其中江西林业科技实验中心、信丰林木良种场、信丰金盆山林场、新干黎山林场、安福县林业局、全南县林业局等10个实训基地已成为学生实习实训、顶岗实习的主要场所。

7c563640014a4b308b15ef759ea06ad6.jpg

  “红绿蓝”三色文化铸匠心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确立了培养具有艰苦奋斗精神、生态文明理念、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目标,凝练了“红色文化铸魂、绿色文化培根、蓝色文化强技”的“三色文化”育人理念。

  学院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文化教育资源,通过基层党建、思政课堂、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工作载体,引领师生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近年来,学院通过持续深入构建“党建+”育人工作新格局,落实政治辅导员制度、专职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党建进宿舍等党建思政育人工作,每年发展学生党员300余人,全方位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其中,林业技术专业党支部以“四同”工作法贯穿党支部工作,即政治学习与业务工作同步、教师入党与师资培养同步、学生考察与综合提升同步、党员模范与“共产党员先锋岗”同步。

  发挥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示范作用,致力“环境化心、课程化知、实践化行”,使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林业技术专业通过实施“1234”素质提升工程,即全力抓好学生安全稳定这条主线,持续抓好学生学历提升和专业技术动手能力提升,每学年在学生中开展读3本好书、走访3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探访3个基层林业工作站活动,加强礼仪感恩、责任沟通、省情、林情4个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接受林业精神、林业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采用传、帮、带形式,建设院、系、班三级工匠培育体系。通过技能竞赛实现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培养具备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于林业建设、环境保护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05acf056c3fe410da836f52d186ae1e7.jpg

  “教赛研”齐头并进结硕果

  近年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围绕林业、环境、生态等特殊领域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技能竞赛工作。林业技术专业教学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林业技术专业团队近6年承担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6个,主持江西省重大科技专项1项,累计获得省级及以上项目资金1480万元。每年开展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技术服务30余项,共获批专利32项,实现科技开发与技术服务产值超千万元,年均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培训达8200余人次。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5月,学院建成了江西高职院校中首个省级工程中心——江西省森林菌物资源综合开发工程研究中心。中心围绕食用菌产业扶贫在助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中存在的原料短缺、种源匮乏等瓶颈问题,积极开展森林菌物资源开发、林下食药用菌栽培、农林废弃物菌业化循环利用等方面研究。努力建成全国最大的林下食药用菌种质资源库,培育适合江西林下生境的特色食药用菌栽培品种,并发展出成熟可复制的食用菌林下经济模式,提升林业附加值,带动林农种植户发家致富。

  近年来,学院林业技术专业学生共获得全国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省级竞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2019年,森林卫士团队在第五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银奖;2020年,金草科技团队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职教赛道金奖,实现了江西省职教赛道金奖“零的突破”;2021年,超茄科技团队、芬清科技团队更是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收获“双金奖”。

  2015年以来,学院林业技术专业先后有12名学生获全国十佳林科优秀毕业生。近5年就业率稳定在93%以上,就业对口率提高至84.5%。85.3%的毕业生半年内成为用人单位的专业技术骨干,留赣就业比例上升至87.75%。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在林业“三定向”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得到全国同类院校关注,江西省内农业、水利、国土等行业院校,福建、浙江、云南、甘肃、广西等外省农林类院校纷纷到校学习,近年来全国各地同行交流达200人次以上。

  (本文图片由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提供)


http://www.greentimes.com/greentimepaper/html/2021-11/01/content_3353862.htm

分享到:
【打印正文】
点击展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