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媒体关注>详细内容

【央广网】钟平华:从“土专家”到“鸟博士”

发布时间:2020-07-11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浏览次数: 【字体:

央广网遂川7月6日消息(记者王一凡 通讯员李书哲 方院新 黄伟华)公路在大山深处蜿蜒而上,满目葱茏,绿意盎然。对于钟平华来说,这是一条无比熟悉的路。通往全国鸟类环志中心营盘圩候鸟保护站的这条路,他走了成千上百次,也走出了传奇般的人生之路。

  部队退伍进入林业系统的钟平华,在江西省遂川县林业局工作期间,和同事们一起从事具有开创性的候鸟迁徙通道护鸟和鸟类环志工作,因表现优异进入东北林业大学进修,再到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担任教师,实现了从一名对鸟类有着浓厚兴趣的“土专家”,到鸟类保护专业研究和教育的“鸟博士”的华丽转身,成为全省林业系统自学成才的野生动物保护专业领军人物。

  退伍军人 护鸟之初体验

  小时候,在农村生活的钟平华喜欢跟着哥哥捕鸟、养鸟,还养过鸽子,对鸟儿有着天然的亲近。

  1998年,钟平华带着“优秀士兵”勋章和3次分别受连、团嘉奖的证书,退伍回到老家,进入了遂川县林业局工作。次年,国家林业局启动野生动物专项调查,他根据单位安排加入调查工作,并负责提供交通保障。

  调查中,吉安市野保站发现遂川与湖南边界的山区老俵有捕鸟传统,由此引起了国家重视,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于2002年在营盘圩启动鸟类研究,并开展鸟类环志培训,钟平华得以学习了鸟类保护、环志、识别等专业知识,并逐步参与到各项工作中。

  经专家研究表明,遂川全境几乎都是全国三大候鸟迁徙通道中部通道隘口范围,学术圈以核心区遂川县将此中部通道命名为“遂川候鸟迁徙通道”,以罗霄山脉为核心区,途经南风面的通道,涵盖营盘圩、汤湖、高坪、戴家埔等乡镇,以及周边的上犹、崇义、炎陵、桂东等地,俗称“遂川千年鸟道”。

  环志初期,最重要的工作是护鸟和宣传。对于生活在深山老林里的老俵们来说,打鸟是他们祖祖辈辈的传统、重要收入来源。每年秋季,“打鸟岗”布满灯火,最多的时候有约300余张网。2005年,“揭秘千年鸟道”视频在央视播出,一石激起千层浪,护鸟压力骤增。然而要从老俵手中收灯收网收铳,相当于在夺人口粮,护鸟难度可想而知。

  钟平华和同事开展鸟类环志的同时,还要巡查护鸟。晚上发现山上亮光时,队员们得步行从海拔600米爬到1700米左右的山上,有时看似只有千米,但晚上前行至少需要2、3个小时。遇到山间起大雾,能见度不过几米,一旦没看清脚下的路况,就随时会掉下深谷。

  有一回在高坪环志时,山路连摩托车都无法通行,大家就挑着300多斤线,摸索着走上近两个小时泥泞山路到山顶布网。有些鸟飞得高,肉眼无法看到,有雾或下雨时飞得低些。碰到这种天气,常常要通宵达旦,在山上抓到鸟赶紧挑下山环志放归,否则长时间离群的鸟儿很难再找到队伍。

  9月到10月中旬是候鸟迁徙高峰期,最多的一个晚上,环志站竟环志了400多只鸟,捕鸟、运鸟、松鸟入笼等,队员们整晚没睡,早上顾不上休息,扒两口面条就接着环志、放飞,尽量降低环志对鸟的伤害,提高环志鸟类成活率。

  无悔青春 守护鸟道平安

  鸟道区域海拔高度1100多米,雨天、雾天多,浓雾时能见度仅10米、衣服半个月都晾晒不干,秋季昼夜温差大、湿度大、风大,环境恶劣。环志站条件也极简陋,只有两个小木棚,大家睡觉挤在一起打地铺,高湿度下这里常期透着一股子霉味。两名到环志站实习的师范生,除了常常与蛇“邂逅”,还凑巧碰到天雷击在山上的一道道火光,还未结束实习期便匆匆离开,当了逃兵。

  山上手机信号时有时无,而且经常会自动联接到湖南的信号。一次,有位队员和妻子打了半小时电话,挂机后猛然发现连接的是漫游的湖南信号,每分钟得1块多长途加漫游费,不由大呼肉疼。

  然而,更让人担心的,是深山护鸟无处不在的危险。2000年左右,位处两省边界的鸟道经常有人使用鸟铳等工具非法捕鸟,路上就能听到令人心惊肉跳的嗖嗖的铳枪声。据钟平华回忆,在一次参与夜间护鸟巡查时,行至与桂东交界的南风坳,看到山上有诱鸟火光。停下车,队员朱丕良迅速跳下往山上冲,只听到砰砰的两声巨响,大家赶紧大声呼叫朱丕良的名字,却没人回应,幸好最终平安无事。

  2008年,钟平华和同事们巡逻执法至凌晨,发现对面牛头坳上有可疑灯光。他们刚察觉有捕猎者,就在湖南炎陵交界处被20多名正在非法捕鸟的村民围攻。由于涉及跨省执法,钟平华只能带着大家先脱险返回,并迅速将这一情况向上级反映,促成了江西、湖南两省开展保护候鸟的联合护鸟巡防。

  “如果我们不采取保护措施,濒临灭绝的鸟类会越来越多……”在最恶劣的环境里,队员们始终坚守着。曾经光秃秃的“打鸟岗”,慢慢地变成山高林密的“万鸟岭”。

  孜孜以求 探寻鸟类奥秘

  随着鸟类宣传和护鸟的不断深入,鸟道村民逐渐接受了不打鸟、不吃鸟的理念,全国鸟类环志中心营盘圩候鸟保护站、环志工作站、疫源疫病监测站的牌子一块块挂起来,钟平华和同事们肩上的责任也一点点多了起来。环志站附近的村民也加入到护鸟、环志的队伍中。

  起初,对于环志工作者的铁面无私和护鸟队员的“吃里扒外”,不了解环志的亲戚们颇有微词。钟平华想了个主意:请附近的大人和小孩来参观鸟类环志。这一招果然凑效,发觉了护鸟的重要性,村民们也开始互相监督起来。

  村民曾昭杰家住山顶,只要一开灯鸟就自动飞进来,根本无法执法。钟平华就去曾昭杰家里设点环志,彻底杜绝其捕鸟的可能性。

  “这可是极品中的极品!”首次环志到丘鹬时,钟平华特别惊喜,这个场景记忆尤深。每当发现新的鸟类,他总要找资料、问专家,孜孜不倦地了解更多新的知识,慢慢成为了林业系统小有名气的 “土专家”。

  当智能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进行生物多样性鸟类观测全国汇点时,进行鸟类数据对比、增长和数据增长,遂川中的6条营盘圩就占了2条。

  华丽转身 接续野保创佳绩

  2010年,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生态科教馆(现国家林业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需要一名专业管理人员,组织上推荐了钟平华。到东北林业大学进修一年后,他系统学习野生动物保护与动物标本制作,还参加了全国首批鸟类环志培训,成为江西省唯一一个获得合格证的人,顺利通过考察进入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成为教师。

  钟平华有了更多时间从事专业的生态环境酱油、野生鸟类资源调查保护,定期带着学生参加全省鄱阳湖环境调查,在鄱阳湖进行同步水鸟调查。和学生一起参加NGO(非政府志愿者组织)智能保护组织,到周边中小学开展宣教,接收幼鸟救助放生,进行鸟类环志,进行生物多样性观测,收缴拆捕鸟工具。

  野外探索中,收获的惊喜不可谓不多:首次在遂川江和蜀水河发现中华秋沙鸭;首次在南风面发现灰翅东鸟;首次发现白喉斑秧鸡、红颈半璞鹬、黑伯劳……有了这么多新发现,他更来劲了,自费买了一个8千余元的充气艇,用作水鸟调查。

  8年来,钟平华在环境学院先后主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项、校级自然科学孵化项目2项、省级以上横向课题项目3项,发表专业论文6篇,主编《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鸟类分布图鉴》校本教材1部。参与编写的《江西鸟类分布图鉴》获第三届江西省林业科技二等奖,主持的“鸟类环志活动科普体验活动”获第四届江西林业科普奖,指导的绿色环境协会先后荣获“全国十大优异社团”称号、“2016最美生态公益人物(企业)奖”等荣誉。

  在学校,钟平华教授过1200余名学生,创办了校绿色环境协会,有400多名成员。每年为江西省培养输送数百名野保工作者,所带我学生很多走向了野保第一线,独立开展野生动物调查和保护工作。钟平华对鸟类的兴趣爱好,儿子钟鑫6岁起就跟着他在野外奔走,如今就读大学,已是校园里小有名气的鸟学达人。

  军人、司机、环志站工作人员、“鸟博士”……完成人生多次角色转换的钟平华已是桃李满天下,但他依然希望能够在专业上探索更多的可能性,为更多的学生带去光和热。

链接:http://jx.cnr.cn/2011jxfw/jctp/20200706/t******706_525156935.shtml?from=groupmessage

分享到:
【打印正文】
点击展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