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媒体关注>详细内容

【江西手机报】师生义务植树33年 校园植被覆盖率达73%

发布时间:2018-03-09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浏览次数: 【字体:

江西手机报讯 通讯员沈林、李磊报道:植树节临近,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师生在校园里开展了义务植树和养护活动,这一传统的活动自学校1985年迁到现址办学以来,已经持续了33年。目前,学校共有各类树木近1000种,校园植被覆盖率达73%。

“学校是江西唯一的林业类高职院校,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保持了林业和生态特色。”该校党委书记肖忠优介绍说,学校以申报和建设“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循序渐进,日积月累,不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工作,构建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推进生态文明校园建设。

2009年以来,学校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引进红豆杉、银杏等珍稀树种100多种,形成了有亚热带特色的桂花群落、竹类群落、山茶科群落、针叶树群落和罗汉松苏铁群落五个植物群落,有木兰园、桃李(蔷薇)园、荷花园、百竹园、冬青园、壳斗园六大园区。有效地将园林、生态和树木园建设结合起来,整个校园形成了一个树木园,并分科、分属、分种将校园规划成若干小区域,实行大面积混栽小区域聚栽,突出体现了植物多样性的森林生态特色,也形成了独特的森林小气候。同时,为林业类专业学生提供实训基地,为广大学生认识树种、研究植物生理等提供了天然的学习条件。

大力推进校园绿色环境建设的同时,学校致力于全面构建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一方面,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把《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了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学生的生态意识教育。另一方面,编辑出版了《生态文明知与行》等更贴近学生的校本教材,制作了生态文明宣传画册,创建了生态文明专题网站、公众号等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教育平台,拓展了生态文明教育的渠道和空间。与此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主题活动,围绕“普及生态环保知识、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养成绿色生活方式、提升生态文化审美”等方面内容,结合植树节、世界水日、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粮食日等生态节日,举行科普宣传、学术讲座或文化活动,形成学校特有的生态文化节日和品牌。此外,坚持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成立了生态文明协会、环境保护协会等学生社团,活动内容和范围已走出校门,影响着社会。

经过近10年生态文明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先后获得了“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国家AAA旅游景区”等系列荣誉称号……

目前,学校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校园,向民众展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观赏性高度统一的校园景观、丰富多彩的环境保护主题校园文化活动。另一方面,通过举办进修培训活动,提升广大群众特别是全省各级林业干部的环保理论素养、决策水平和实践能力。

“生态文明教育并非一日之功,需要举全校之力,全员参与、久久为功。”肖忠优介绍说,“学校将不断完善生态文明教育体制机制,进一步构建校内外生态文明素质拓展及实践基地,并走进各级各类学校、社区、企业、工业园区传播绿色文化、生态文化,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http://zhibo.4g.jxnews.com.cn/v4/4gnews_899594_10101_55.html

分享到:
【打印正文】
点击展开
Baidu
map